誠信,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也是製作現代化新式社會的柱石。為宏揚誠篤守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培育學生「誠信」的優秀品質,培育學生從自我做起,從現在做起,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的習氣,大同區23所校園借新學期開學之際打開以「誠信教育進校園」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,進一步加強誠信教育,增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製作。
一、打開宣傳,營建氛圍宣傳是一項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,培育學生誠信的品格,要從最基本的小事做起。通過「誠信」為主題的手抄報、用精彩的言語,用美麗的文字,用豐盛的圖片向咱們展示誠信,讓學生從遵循交通規則、相互推讓、不說鬼話、守時、講信用等纖細方面做起。
二、豐盛活動內容,讓活動折射誠信一滴水能折射陽光的七彩斑駁,舉手投足可顯現品德本質的高低好壞。「誠信立人」教育應見微知著,大處著眼,小處下手,從不說鬼話、不抄襲作業、考試不做弊、明禮守紀、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為規範和品德要求抓起,循序漸進,鍥而不舍。校園以年級為單位打開豐盛多彩的誠信活動。
三、召開「誠信活動進校園」主題班會召開班會,講誠信人的故事,充分發揮模範力氣。模範的力氣是無量的,在活動期間,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學生,講他們身上誠信的故事。在活動結束後,根據各班活動打開情況給予表彰,並呼喚全校園同學向他們學習。
各中小學打開的「誠信文明進校園」活動,充分發掘了誠信的文明內在,寓誠信人物和故事於教育之中,做好誠信認識和校園教育的融合,引導學生以誠立身,信守許諾,自強不息,將誠信教育與日常教育相結合,建立誠信教育長效機製,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,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,在校園做一個誠篤守信的好學生,將誠信製作更好地融入班級製作、校園文明製作。